



中国人讲和平,就是要和睦相处、平等对待。我们也常讲「和平安乐」,和平就有安乐。要想得到心安,就必须要先心平,心平之后才能心安。我们现在心不平,怎样才能让它平? 「平」上头有「和」,跟大众相处要能和气,心自然就平了。
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2016/5/14
安,在世出世间法里最为可贵,所以你要安。安从哪里来?安是个果报。安的因是什么?平,平安,中国人讲平安。心要不平,你就不得其安;心不平,也不得其和。你看中国人讲和平、平安。我们也常讲和平安定,先要和气,和是因,平是果;平是因,安是果;安是因,乐是果,和平安乐。所以佛教给我们六和敬,我们祖宗教给我们仁爱和平,和平底下就有安乐。
净土大经解演义(第495集) 2011/7/14
第一个因素就是和。如果没有和,底下平、安、乐统统得不到。所以你要看到这个社会老百姓是不是真正能够得到物质、精神受用之乐?你就看这个社会是不是祥和?你从这里去看,你就会了解。这个社会不和,人心一定不平,人心不平就要出乱子了,绝对不会安定,生活决定痛苦。
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(第15集) 1989/1
幸福快乐要怎样才能得到?要身心安稳,身心安了这才能得乐,所以安乐。要怎样我们能得到身心的安稳?在中国一般俗语里面讲平安,人心要不平,哪来的安?现在社会,大家晓得,非常的不安定,原因在哪里?在不平。所以平而后才有安。那要怎样才能得到平?这个平的前面是和,和平。佛教给我们修六和敬,不但僧团里面重视六和,凡是学佛的同修,每一个人家庭里面,在社会工作范围之内,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,都要修六和敬,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和平安乐。
往生论讲记(第14集) 1994/12/18
说实在话,这个心本来是平等的,你看看惠能在《坛经》里面讲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本来无一物不就是清净平等吗?所以到如来果地才叫「佛佛道同」,那是真正证得清净平等觉。菩萨虽然是平等,他是接近平等,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平等,他在修清净平等觉。所以诸位要晓得,清净平等觉就是自性,就是真心。我们的真心本来是清净的,本来是平等的,本来是大觉的,现在我们失掉,自性的德能失掉了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6集) 1999/4/13
怎么失掉的?我们有妄想,有了妄想就不觉;从妄想里面产生分别,有分别就不平,分别就有高下,就不平;从分别又出现执着,执着就造业,就不清净,把我们本性里面本具的清净平等觉完全给丧失了。这个丧失是迷失,不是真的失掉,只要我们恢复性德,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。如何恢复?把障碍去掉就行,只要把妄想去掉、分别去掉、执着去掉,就恢复了。一切执着去掉,心就得清净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126集) 1999/4/13
如果大家相处不和,是违背性德。不和是普遍的现象,诸位如果稍稍留意观察一下,无论大小团体都不和,社会上最小的团体是夫妇,两个人不和,那你这一生就够痛苦了。为什么不和?随顺自己烦恼习气。各人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,各人随顺自己的知见,这些知见全是错误的,全都是以自私自利为基础,愈迷愈深,愈陷愈苦,佛经里头称为可怜悯者。我们说得白一点,什么人最可怜?不能跟人和睦相处的人是最可怜的人;换句话说,能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是最快乐的人。苦乐不在外头,你自己找的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53集) 2000/1/6
你想得乐,你要跟一切众生和,要跟天地万物和。宇宙本来是和睦,它一体的。为什么不和?我们不知道它是一体。像我们整个身体,我们的身心和,会非常快活。为什么?它一体。他不知道展开来整个宇宙是一体。宇宙是什么?一个法身。我们如果知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就和了。他不和,我们不能怪他,因为他不知道是一体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47集) 2008/8/12
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,平等对待,平等对待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态度是谦卑、尊重对方,这是平等对待。里面不能有傲慢,把自己的傲慢去掉,用什么方法?谦卑、尊重对方。连花草树木、山河大地都是这样一片恭敬,这是佛法教导我们。
大方广佛华严经(第2017集) 2008/12/29
佛法讲「生佛平等」,生是众生,佛在佛法是最高的,德行修养达到究竟圆满。你看在他心目当中跟一切大众平等,所以自己自然谦卑,自然尊重别人、爱护别人、关怀别人,别人有苦难,哪有不援手帮助的道理!这是和谐社会的根。
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(第26集) 2008/7/19